天书观 [山东]

12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988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天书观
山东天书观:

 
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宋真宗赵恒为挽回“澶渊之盟”后的皇家尊严,与王钦若等幕僚筹划了“降天书、封泰山”的闹剧。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 年),宋真宗称皇城司奏报“左承天门屋南角有黄帛曳鸱尾上”,被认为是天书降临。同年,泰安灵泉涌出,宋真宗命人在泉上建灵液亭。过了几天,灵液亭边又“突降”天书,于是宋真宗下令在“降天书之地建殿立祠”,名曰“天书观”。宋真宗还将六月六日“降天书”的这一天定为“天贶节”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最初建筑规模有门阁三间、殿厅三所、醴泉一眼、碑二通,占地数亩。后来历经朝代变迁,不断有新的建筑增修。明朝时,正德二年(1507 年)明武宗朱厚照在天书观旧址建“碧霞元君殿”。万历四十二年(1614 年),明神宗朱翊钧在天书观碧霞殿后建“九莲殿”;崇祯十三年(1640 年),明思宗朱由检在碧霞殿、九莲殿后建“智上殿”。
  3. 特色
    • 独特的历史背景 :与宋真宗封禅泰山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,是这一历史闹剧的产物,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,见证了当时的政治、宗教和文化现象。
    • 宗教融合 :从最初因“天书”而建,到后来成为碧霞元君、九莲菩萨、智上菩萨等神祇的供奉之地,体现了多种宗教信仰元素的融合。
  4. 宗教地位
    • 在宋代,天书观因宋真宗的重视而具有较高的地位,成为当时官方宗教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。后来随着碧霞元君信仰在明清时期的广泛传播,天书观作为碧霞元君的祭祀场所之一,在民间信仰中也占据一定的地位,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在宋真宗时期,为庆祝“天书降临”和“天贶节”,可能会举行一系列的官方庆祝活动和祭祀仪式。
    • 在明清时期,民间信众会到天书观进行碧霞元君的祭祀活动,祈求平安、健康、幸福等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天书观历经岁月变迁和历史动荡,建筑受到了严重的破坏。民国时期,这里曾开办过学校等。
    • 新中国成立后,泰安县植物油厂建在湮灭的天书观遗址上。后来经过文物普查,天书观遗址被重视起来,现在已成为一座公园,园内设有“天书观遗址”的石碑以及醴泉简介标识等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
    • 由于天书观的建立与宋真宗封禅泰山的闹剧相关,在历史上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。一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宋真宗为了巩固统治、宣扬君权神授而进行的虚假行为,对天书观的存在持批判态度;而对于当地的百姓和信徒来说,天书观是他们的信仰寄托之地,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义。不过,目前并没有明确的、广为人知的历史名人对天书观的系统性评价记载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